第(1/3)页 三国战将中,排名第十的是太史慈。 …… ……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 弓马熟练,箭法精良。 原为刘繇(yáo)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 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吴书》) 《三国演义》里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言讫而亡,年四十岁。 …… …… 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自少已十分好学,后担任本郡奏曹史。 当时本郡与本州之间有嫌隙纠纷,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结案的判决多以先让有司(掌刑赏之官吏)知道这起案子,较有利。 其时本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恐怕落后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 太史慈时年二十一岁,被选为使,乃日夜兼程抄近路,抵达洛阳,先到公车门前等候,待见州吏亦至,才开始求通上章。 太史慈假意问州吏说,“您也是前来欲求通章的吗?” 州吏答道,“是的。” 太史慈又问,“奏章在哪里?” 州吏道,“在车上。” 太史慈便说,“奏章题署之处确然无误吗?可否取来一视。” 州吏不知道太史慈是东莱人,便取出奏章给他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