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陈家大太太(4000字)-《息桐》
第(1/3)页
第275章 陈家大太太(4000字)
其实曾清露的这个行为,说出去是十分丢人的。
但是曾家如今败落了,一个空壳子也支撑不了太久,曾家最后的结果,要么是回原籍,要么就是降低家族里的人的用度。
曾家的太太老爷们早就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又怎么愿意回原籍和节俭呢?
这些年来,曾家没少想办法,私下也并不是没有把女儿送出去做妾室的例子。
至于曾清露,或许是因为她真的长的太好了,以至于曾家人想把曾清露换个好价钱。正好,裴长庚出现了……
景瑟相信裴长庚的父亲老良国公或许当年真的和曾家的人说过这句话,但是老良国却忘记了这件事情。
其实,在裴家出事的时候,曾家虽然帮不到裴家什么,但是却连关心的话语都没。景瑟知道,老良国是个知道饮水思源的人,回京之后帮了不少曾经帮裴家说话的人,可这些人里,却没有曾家。
“我,不成全。”景瑟看着哭的可怜的曾清露,却是强硬的说,“你口口声声说,这是老国公爷曾说出的话,但是国公爷没告诉我有这么一件事情。”
景瑟想看看,曾清露的手里到底有什么东西,能让曾清露有恃无恐。
果然,曾清露在听这句话后,赶紧从脖子上取下一条红绳,上面系着一枚玉扳指,“这是当初老国公爷留下的扳指,说是当个信物。这扳指的内侧,刻了老国公爷的小字。”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有人劝景瑟,不如大度一些,替裴长庚收了曾清露。
若是这场战役败了,那么接下来国内动荡的怕是更厉害了。
当时新帝怜惜她,让她和陈家大爷合葬了。
曾家是书香世家,祖上出了不少的能人,而这些人大多都有真正的才华,也不屑拿子女的姻亲去换取关系,以至于后来败落了,亲戚之间也没什么人能帮到曾家。
陈大太太杨氏说完之后,又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魏国公老夫人,“今儿是程家和献王成亲的大好日子,却闹出了这么一件事情。知道的人还觉得是魏国公府仁慈,愿意给曾家帖子。可不知道内情的人,怕是会认为魏国公府故意设下这个圈套给景家的四小姐钻,是个卑鄙阴险的小人。因为景家闹的不可安宁了,这程家的大爷才能取代长宁伯,去北境。”
刑部大人的夫人是个善妒的,她怎么可能容的下其他人,当初是她逼迫这个女子不承认这门亲事的,还对外说这门婚事是假的,闹出了不少的动静。即使过去了这么多年,老一辈的人还是记得这件事情,又何况是陈家大太太。
曾清露似乎一点也不畏惧长宁伯府,反而是觉得这件事情一定会成功。
“你说着是国公爷留下的东西,可老国公爷如今都已经去了,焉知不是你们当初偷来的?”妇人嗤笑,“当年裴家抄家的时候,没少有东西被人私下拿走,没准……”
曾清露又一次哭了厉害,她看着眼前的陈大太太,一副恨不得死了的模样,“我……我只是奉了父命,想兑现当年的誓言,却不想陈家大太太你如此污蔑人。我……难道要我死了,才能证明我说的是真的?”
陈大太太杨氏笑了笑,“那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陈大太太杨氏微微眯眼,却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转身就走。
况且,曾清露只是个妾室,也不会抢了景瑟的宠爱。
说到这里,陈大太太抬起头看着不远处方才起哄最厉害的妇人说,“方才刑部侍郎的夫人你说,这曾家小姐生的容貌出众,做妾室是委屈了她,应该让她成为平妻。我听闻刑部大人当年也曾有一门婚事,不过碍于这个女子家族败落了,所以后来这门亲事便彻底作废了,这女子也是个倔的,宁愿出家做姑子也不再嫁。我瞧你方才口口声声说贤惠,又说做女子要大度,不如你把这位姑娘接回来,给你家老爷做平妻?”
陈大太太杨氏一直盯着景瑟,沉默了许久才说,“你和素梅那个丫头半点都不像,你蠢多了。”
像刚才陈大太太杨氏怼刑部夫人的那些话,景筝是万万不能说的。
“这事太怪了。”景瑟淡淡的说了一句。
景瑟看了看景筝一眼,终究是没有把心里的疑惑说出来。
这个女子,在闺阁里的时候,是个默默无闻连家族族谱都上不了的庶女,后来嫁给陈家大爷了,在暗中帮了陈家大爷不少的忙。在陈家大爷死了之后,她愿意一辈子孤独,却拒绝要所谓的牌坊,被人苛待的时候,还想着要死在陈家大爷的身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