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特别是在争夺英特尔的代工订单方面,价格战打的很激烈。 虽然台积电的技术略胜一筹,在代工方面要做的更好。 但是因为价格战的原因,利润并不是很高。 这让张中某的压力也是特别的大。 “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它们估计是不想要刺激阿斯麦或者其他的半导体企业。” “并且它们的新技术产品,往往都是在珠江科技那边先应用,外面的人不一定知道。” “也就是我们想了那么多的办法去打听消息,要不然我们也是不知道的。” 曾凡尘这么一说,张中某点了点头。 情况确实是如此。 “我们要加快0.6微米制程的新工厂修建速度,一边修建一边研发,缩短开发周期。” 正常来说,这样子做事的风险是很大的。 有些设备投资进去之后,再改的话就很麻烦了。 但是时间不等人,张中某只能这样子去冒险。 “我等会就召集相关部门开会,看看怎么确保明年投产0.6微米制程的工厂。” 曾凡尘自然也能理解其中的难处。 大家都已经竞争那么多年了。 有什么招数,早就用上了。 现在岭南半导体还是不断地取得各种技术突破。 那么除了卷自己,暂时也没有其他办法。 …… 这几年,要说半导体企业里头,规模发展最快的,那么岭南半导体、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绝对是其中避不开的对象。 跟台积电不完全一样,岭南半导体不仅代工芯片,也自己生产芯片。 CPU也好,内存也好,岭南半导体都是有涉及。 这么一来,自然跟三星电子也形成了竞争关系。 特别是自内存这一块,珠江科技已经顺利的把岭南半导体生产的内存用在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上面了。 这是三星电子不能忍受的事情。 所以他们也是安排了不少人盯着岭南半导体的动静。 这一次岭南半导体量产1微米制程的芯片工厂,三星电子这边自然也是收到了消息。 “社长,我们得到消息,岭南半导体那边使用最新的1微米制程工艺量产生产8Mb DRAM。” “按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明年很可能对方就能基于0.8微米制程的技术去生产16Mb DRAM。” “这跟我们现在量产的16Mb DRAM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金泰作为三星电子市场部负责人,现在也是很着急。 三星则专注于存储器领域,DRAM就是它们最在意的。 跟东瀛厂家东芝、NEC相比,它们在制程技术上仍具优势,但三星通过大规模投资逐步缩小差距。 这样子的方式被岭南半导体学习走了的话,三星电子的日子就很难办了。 到时候高端搞不赢东瀛厂家,低端搞不过岭南半导体,三星电子的前途有点不妙。 “我们正在积极研发64Mb和256Mb DRAM,争取明年把64Mb的产品搞出来才行。” “要不然没有办法形成技术优势,比成本我们是很难比过人家的。” 这几年,三星电子疯狂的押宝内存领域,其实没有挣到钱。 毕竟想要从东瀛厂家手中抢占市场,技术比不过的情况下,就只能降价来抢占份额。 可是价格下降的太多,研发投入又很大的话,利润空间就非常的小了。 也就是其他业务还能弥补一下这方面的影响,要不然日子就更加难了。 “岭南半导体的技术进步太快了,我们现在也就是刚刚突破0.8微米制程的芯片工艺,相比他们刚刚量产的1微米制程,优势非常的微弱。” “这样子下去,不是办法。” 金泰这么一说,李建喜也有点不爽了。 “你不能光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呢?” “你要把解决方案也拿出来让我选择。” 当领导的,很多时候都是不喜欢下属只提问题,不给方案。 心情好的时候,还能听一听你说的问题。 心情不好,那就要骂你一顿了。 很显然,李建喜今天的心情一点都不好。 “我们要不干脆跟岭南半导体沟通一下,大家约定一下市场价格,不要把低端产品的价格压的太低?” 金泰硬着头皮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意味着三星电子要跟岭南半导体妥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