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深城分校现在要搞出来那么多的动作,那就需要分校这边自己去想办法。 这样子将来要分家的时候,大家的底气也更加充足。 “经费的事情,其实也不是什么多大的事情。” “扩建校区,教学楼和宿舍楼之类的设施,其实是花不了多少钱的。” “最贵的反而是一些实验设备,不过这方面的东西可以慢慢来。” “也可以跟宝马汽车集团这边合作,租借一些设备进行使用。” “亦或是直接由你们分校出面跟银行贷款。” 江辉见多了后世一些高校扩建的操作方式。 现在稍微提醒一下赖永峰,就能轻易的解决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深城分校顺利的实现办学规模跃升,这对于宝马汽车集团来说,自然是有好处的。 江湖肯定会好好的去推动。 “有江总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等会我回去就召集校委会讨论一下,尽快的把这些方案给定下来。” “深城作为国内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只有我们跟深城大学两座大学,是完全没有办法满足市场需求的。” “扩大办学规模,也算是弥补学校数量不够的一个方法。” 赖永峰现在也算是想开了。 抓住机会,不要错过了。 “你说的没错。” “不过据我了解,深城那边已经在跟好几所高校进行进一步的接触。” “哈工大、燕京大学和华清大学,都会考虑在这边设立研究生院。” “到时候人家虽然没有在这里培养本科生,但是肯定也会吸引一部分深城的资源。” 江辉这么一提醒,赖永峰更加紧张了。 这些风声,他或多或少的也有一些耳闻。 现在听江辉这么一说,自然知道这事估计是要定了。 高校和高校之间,也是有竞争关系的。 赖永峰想要让首都理工大学深城分校成为深城最好的大学,自然要继续努力。 …… 整个1992年,宝马汽车集团都在飞速的发展。 汽车、手机、电脑,各种TO C的产品都进入到正轨。 材料、设备等TO B的产业,那就更加不用说了,妥妥的行业领军者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江辉也在考虑是不是可以把发展的步子适当的调整一下。 华夏速度、深城速度。 这些词语现在已经慢慢的流行开来。 江辉觉得集团也需要加快发展节奏。 “江辉,我们集团账面上现在的现金有点多,我们是不是想办法把这些现金都变为产业会更加好?” 钱太多了,有的时候也不是好事。 至少朱玲现在已经没有觉得挣更多的钱对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什么帮助。 有的时候反而会因为钱太多而担心。 华夏首富,华人首富,这个名头还是有点吓人的。 甚至按照一些人的推测,江辉夫妇都可以够得上世界首富了。 当然了,这是没有考虑到一些隐藏的家族的情况。 要不然的话,这个世界首富肯定还是轮不到他们。 毕竟宝马汽车集团虽然发展的很快,但是成立的历史也就十年左右而已。 跟那些几百年历史的大家族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你也觉得我们要加大产业投入?” 江辉正好有想法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朱玲的提议显然加速了这种决定。 钱肯定是要花出去,才能产生更多的价值。 现在各个产业都能挣钱,账户上面不需要那么多的现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