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31章 姬姓合宗,嬴无忌的渣男语录 “那我就给两位讲一讲,血脉的故事!” 赵契的这句话,魏桓与韩赭初听之时,并没有什么兴趣。 血脉? 不就是血脉而已? 强者更容易产下强大的后代,弱者后代更难翻身。 仅此而已。 赵契倒是也不急,只是缓缓从门后取出一支丈长的卷轴,平铺在两人面前的桌子上。 两人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主干分支无比清晰,下意识问道:“这是何物?” 赵契微微一笑:“远古八大姓所有的宗族延续!” “这……” 魏桓与韩赭对视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疑。 从大夏开始,中原大地便一直都是贵族政治,所谓王朝的更迭,其实不过就是贵族世家的更迭。 武王伐纣,不过就是周部落对商部落的取代。 即便到现在,中原大地任何统治阶级,也都有显赫的身世。 只不过姓分为氏的过程太过繁杂,大宗小宗的切割也相当频繁,大多数家族只会记住自身以及相熟几个家族的来历,对于不相熟的家族,想要了解就只能查人家的族谱,但族谱这种东西又不是随随便便给外人看的。 看赵契拿出来的这副卷轴,如今天下叫得出名字的家族,几乎全能从上面找到,并且全都能溯源到最原始的部落,这背后得是多么庞大的能量? 赵契拿出这个东西的目的又是什么? 他们不清楚,但能明白,赵契所图甚大。 魏桓神情也变得严肃了起来,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平陵君请讲!” 赵契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我就先从两位家族的姬姓讲起……” 紧接着,他就把姬姓的起源发展全都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一直讲到如今的魏韩两家,每讲一个家族每讲一代,都会将他们的封土大小、封土内百姓数量多少和族内高手的数量叙述一遍。 一开始,魏韩两人都听得有些云里雾里。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端倪。 高手数量往往随着封土大小和封土内百姓数量变化,一般会延迟两到三代左右。 遍观所有家族,无一例外。 诚然,这可以用封土内资源越多,就能养出越多高手来解释。 但大部分的小宗分离出去以后,新封土潜力很大,短时间内的修炼资源其实是并不缺的,可大部分的小宗都会飞速衰落。 所以,这就是血脉的规律,血脉由封土与百姓供养? 韩赭半闭着眼睛:“多谢平陵君讲授,只是这血脉的规律,知道与不知道并无甚不同,不知平陵君是何意思?” 赵契微微笑道:“两位可还记得我之前提的三家分黎之事?” 魏桓冷哼一声:“自然记得!当日平陵君领我二人逼宫重黎殿,结果自己被黎王陛下吓得屁滚尿流,匆忙敲断了自己门客的双腿赶出黎国,此等大事绛城谁人不知?虽时隔多天,对我等却记忆犹新,恍如昨日,又怎能不记得呢?” 听到这话,赵契脸色顿时变得极为尴尬。 就因为这件事情,他手下三千门客瞬间走了大半。 若不是大家注意力都在百家盛会上,他可能已经成为整个绛城的笑柄了。 一想到这件事情他就胸闷,对赵暨的怨恨就更深一分。 现在魏桓提此事嘲讽,让他心中无比窝火,但想了想自己的任务,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陛下能出关,的确是在我的意料之外,不过并不影响三家分黎计划继续进行。” “哦?” 魏桓斜睨了他一眼,嗤笑一声:“平陵君的意思是,现在你敢顶着黎王陛下与我等瓜分国土?” 倒也不是他看不起赵契…… 不对! 他就是看不起赵契,不过这只是次要因素。 黎国内部割裂这么严重,却接连百年都没有出现分崩的迹象,原因就是黎王的威慑力实在太强了,国内最多只会在新黎王登基的前几年乱一乱,但每到这个时候,老黎王为新黎王培养的班底就会发力,让国内世家不敢轻举妄动。 若是周王室能站出来,直接选出几个世家册封诸侯,各家明正言顺,倒是敢跟黎王正面起冲突。 但周王室…… 呵! 不提也罢! 虽然周王室仍保有着一些底蕴,黎王室不敢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但正面冲突绝对不是周王室想要看到的,因为一旦一个国家内政被干涉,就会引起所有诸侯国的警觉。 到时候周王室当如何自处? “自然是不敢的!” 赵契笑意冷然:“毕竟我父王正值修为巅峰,普天之下敢直撄其锋的,恐怕也只有嬴越了。” 魏桓脸色愈发轻蔑:“既然如此,平陵君为何还要将我们二人请来?做梦这种事情,还是一个人做着比较美!” 原本魏桓对赵契的意见并不是很大。 但上次他刚痛失爱子,魏韩两家剑拔弩张,本来已经打算暗中动手了,却不曾想赵契这个不自量力的,居然撺掇两家逼宫黎王。 面对家族利益,他只能暂时放下恨意。 却不曾想不仅没有逼宫成功,反倒被黎王打得灰头土脸,后面更是全程风声鹤唳,只能静等风头过了。 结果这气还没消,赵契又找上了门,而且又大言不惭地提起三家分黎,这不是上赶着找抽的么? 赵契眯了眯眼,说话也不由带了几分火气:“今日提三家分黎的确为时尚早,但不代表以后不行。盛会之上,嬴无忌推演变法九次,一共成功六次,魏韩究竟底蕴几何,你们两位家主最为清楚,不想着与我合作,难道还准备坐以待毙不成?” 魏桓冷哼一声:“哦?平陵君代表的是李家,还是周王室?黎国真要起了内乱,这两家谁敢出手?” 赵契脸色有些阴沉。 因为的确谁也不敢出手。 自己虽然得到了李家不少资源倾注,但李家的生存之道,就是内部派系切割,各自投资不同的世家,自己不过是他们的众多投资之一。 黎国内部乱起来,谁都有可能参战,唯独李家不可能。 韩赭淡淡一笑:“两位不要伤了和气,既然平陵君敢提出这件事情,就说明肯定有了对策,平陵君你说是不是?” 赵契这才神色稍缓:“那是自然,方才我将血脉的规律讲与两位,那两位可知道,操纵这规律的人究竟是谁?” 听到这话,魏桓与韩赭眉头齐齐跳了一下。 两人都是熟读史书之辈,若是说有人能操纵血脉的规律,那就只能是…… 赵契冷哼一声:“大周一统,周天子分封天下,不少国君都是周王廷的大臣,在此之前也多是落魄的贵族,血脉早已衰落多年,但被分封为国君之后,哪个家族不是人才辈出。” 韩赭惊疑道:“操控血脉规律的,便是周天子?” 魏桓眼神也凝重了许多,其实他很想问,如果周天子真能操控血脉规律,为何周王室衰落至此? 以前周天子为九州共主之时,封国权威无比。 但以现在周王畿那可怜的地皮,周天子拿什么封国? 就算强行画出一块地皮来封,天下谁人会认? 还血脉复苏? 做梦呢? 不过想想,赵契敢这么说,就一定有他的把握。 “说操控规律,尚且有些夸张,但周天子的确是唯一一个能够利用血脉规律的人。” 赵契冷哼一声:“伱们魏韩两家,虽然在黎国权势滔天,家族人才数量并不逊色赵氏宗室太多,但你们扪心自问一下,如今的魏韩,比起姬姓全盛的时候如何?” 两人没有回答。 自然是远远不如。 都不用说魏韩,就算整个天下加起来,强者都不如武王伐纣的时候多。 赵契站起身,双手撑着桌子,身体微微前倾:“周天子有复苏血脉的方法!” 听到这话,两人皆是心头一跳,若真能复苏当初的血脉,两家又何必看赵家的脸色,只要找到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直接就立国了。 但他们表面上却没有显露任何异色。 天上不会掉馅饼。 如果复苏血脉真有那么简单,周天子早就兴复周室了,哪会派出赵契这个蠢货跟自己二人谈判? 魏桓挑了挑眉毛:“说吧!是何方法!” 赵契眯眼笑道:“很简单!合宗!” “合宗?” 魏桓与韩赭不由对视了一眼。 赵契点头:“对!合宗,如今姬姓之国,只剩下吴、燕、炎三国。但姬姓世家却还有不少,其中魏韩两家为最,若是能完成合宗,姬姓血脉必定能瞬间复苏,碾压嬴赵芈田姜,根本不成问题。” 魏桓冷哼一声:“难道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合宗,便能直接复苏血脉,这点未免也太简单了吧?” 赵契摇头:“自然不是!既然要合宗,那就必须所有族人都听家主之命,各个分家必须派嫡子去周王畿任职,并且日后继承小宗之嫡子,婚事由宗主指定。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需要达成,这点等会才能说。” 魏桓神色愈冷。 嫡子去周王畿任职称臣,未来的家主由宗主指定婚事。 这不还是当臣子么? 唯一不同的,现在的陛下姓赵,以后的陛下姓姬,然后自家血脉能强一些罢了? 韩赭脸色也不是特别好看。 赵契见状,赶紧补充道:“当然,若真有合宗那天,周天子不会对各家大事过于干涉,只要在决定之后告知周天子知道便可。届时,只要诸位仍尊周天子为共主,安心当国君便是。” 两人这才神色稍缓。 但魏桓又冷哼一声:“若真想血脉复苏至平陵君所说,恐怕只靠魏韩还不够吧?吴炎虽弱,却也好过当别家臣子,燕国更是完成了变法,虽然不如乾国,却也是不弱的国家。周天子的面子,恐怕还不是那么大!” 赵契笑道:“这点魏御史不必担心,在黎土,有我赵契劝说两位。在别国,自然另有其人劝说未来的国君。吴国向来势弱,炎国与乾大战以后,也是元气大伤,这两个国家自不必多说。燕国虽然有些难解决,却也有能臣在中斡旋。” 听到这话,魏韩两人才微微点点头。 若真能集结魏韩吴炎燕,合宗之后必然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血脉复苏之下,即便如今风头正盛的嬴赵芈也难以望其项背。 总好过以臣子的身份,被赵家处处掣肘。 何况嬴无忌的变法推演,的确让他们心慌不已。 哪怕九州临摹卷推演出来的结果未必会发生,却也囊括了绝大多数变数,魏韩两家虽强,却都是强在了明面,很难被九州临摹卷遗漏。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周王室插手,变法成功九之有六,一点都不是虚言。 即便剩下那三次,他们也未必能够全身而退。 他们必须合作! 韩赭深吸一口气:“平陵君,周天子的计划是什么?” 赵契笑了笑:“两位按兵不动,等到吴燕炎三家功成,顷刻之间便能合宗。不过在此之前,还需你我一起,去乱贼冢盘寻一个东西。” “东西?” 魏桓眯起了眼睛:“我可是听说,当年申国国君勾结戎狄攻打镐京是为了一个宝贝,平王东迁携王固守也是因为这个宝贝,莫非这个东西便与血脉有关?” 赵契笑了笑,没有说话,就算是默认了。 韩赭却问道:“既然我们找到那个宝贝便可,又为何一定要对嬴赵动手?” 作为韩家家主,他感觉自己一辈子操的心,都没有这几天操的多。 先是挑拨魏家与乾国的矛盾玩砸了。 接着是逼宫黎王,刚好撞到刀尖上。 然后嬴无忌推演变法九次成了六次。 之前是无路可退,所以只要遇到能灭嬴无忌和赵宁的机会,他们就算赌上家族命运都得上,一个是变法军师,一个黎王指定的王储,两个只要死一个,变法都会面临阻力。 但现在,又多了一条血脉复苏的路。 对于直接向嬴无忌和赵宁动手的这件事情,必须慎之又慎。 赵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出了一个问题:“上次为天下所熟知的九州临摹卷,乃是周携王所用。携王推演之后,立刻实行了政祭二元化,如今看来乃是无比英明的决策。但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携王推演过后仅仅十年就寿元亏空去世了。” “为何?” 韩赭目光微沉,这次盛会,用九州临摹卷推演的人可不少,推演次数最多的达到了十二次。 无一例外,身体没有任何不适。 所以说周携王的英年早逝,不可能是因为推演的反噬,所以又能是因为什么? 赵契眯了眯眼:“因为他进了一次乱贼冢盘!如今嬴赵两家王室人丁稀薄,就是因为携王此次入冢盘!” 这一席话,让魏韩两人都忍不住神色微微一变。 没想到冢盘里面的宝贝居然如此霸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