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若是想在科举中杀出一条血路。 真的是难如登天! ...... 【除了这些,还得考虑一个问题,判卷老师的主观性。】 【主考老师在阅卷时直接说,你的观点我很喜欢,但你的文笔太烂。】 【不好意思,你没通过。】 【又或者,你的文笔特别好,但你的观点我不喜欢。】 【那你也照样也别想上榜。】 ...... 杨坚也逐渐看出问题在哪了。 文笔、观点,这些都是很主观的东西。 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 ...... 【即使夏洛的作文写得再好。】 【袁华只要写一句,我的区长爸爸。】 【直接就把判卷老师的主观性干爆了。】 ...... 夏洛、袁华是何人,各朝古人不知道。 但是,他们都能猜测到,区长爸爸是何意。 袁华的爸爸,必定是位高官啊! 所以,夏洛即使再妙笔生花,也不如一句“我有一个区长爸爸”,给判卷老师的印象强烈。 ...... 【所以在科举制度诞生后的几百年里,老百姓的孩子还是很难通过科举翻身。】 【就连黄巢这种土财主的孩子,进了考场也照样吃瘪。】 【不过人类是会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 【哪里有问题,就改善哪里。】 【于是,到了明清两朝,八股文闪亮登场。】 ...... 洪武年间。 朱元璋微微颔首。 这才对嘛! 八股文是吸取了无数经验教训的产物。 第(2/3)页